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前倨后恭的成语故事
释义
苏秦是战国初期洛阳人,字季子。那时,策士游说之风很盛行,凭着能说会道,善出主意,取信于哪一国的统治者,便能做起大官来。苏秦便是其中最出名的一个。
当时的诸侯国家,主要的有7个。西方的秦国(在今陕西一带),由于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,国势最强,不断侵略其余六国。六国的统治集团内部,于是出现了亲秦、反秦两派:亲秦派主张东方六国同西方的秦国和好相连,叫做“连横”;反秦派主张六国由南到北联合起来,对抗秦国,叫做“合纵”(东西叫“横”,南北叫“纵”)。
那般凭巧嘴求官的策士,就趁此大肆活动。苏秦其实并没
前倨后恭的解释
成语名称:
前倨后恭
成语拼音:
qián jù hòu gōng
成语解释:
先前态度傲慢;后来恭敬有礼。形容前后态度截然不同。
典故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苏秦列传》:“苏秦笑谓其嫂曰:‘何前倨而后恭也?’”
成语例句:
帝有葛仙翁笑诞:“猴子是何前倨后恭?”(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五十一回)
随便看

 

国文网成语故事大全为您述说常见成语的起源故事和释义,以及成语故事中所包含的引申含义和警示作用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6-2024 Siamnt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:2025/5/3 10:50: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