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鑑怎么读 鑑的意思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释义 |
“鑑”字共有1个读音:
[jiàn]
![]()
鑑字部首
鑑字笔顺
鑑字组词
鑑的词语
鑑字的意思同“鉴”。 鑑字的基本解释基本字义 ● 鑑 jiàn ㄐㄧㄢˋ 古代盛水的大盆,金属制。《說文·金部》:“鑑,大盆也” 方诸,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。《周禮·秋官·司烜氏》:“以鑒取明水於月。” 镜子。《廣雅·釋器》:“鑑謂之鏡。” 照。《廣雅·釋詁三》:“鑑,照也。” 儆戒,借鉴。《廣韻·鑑韻》:“鑑,誡也。” 察;见。《龍龕手鑑·金部》:“鑑,察也。” 明,光泽。《廣韻·銜韻》:“鑑,是也。” 姓。英语 mirror, looking glass; reflect 德语 prüfen, einsehen ,Beispiel, Leitbild (S) 法语 exemple,miroir,réflexion,réfléchir sur,inspecter,mettre en garde 鑑字的详细解释詳細字義 ◎ 鑑 鑒、鑑、鍳 jiàn 〈名〉 (1) (形聲。從金,監聲。本義:古代用來盛水或冰的青銅大盆) (2) 同本義 [basin] 鑑,大盆也,一曰鑑諸,可以取明水於月。——《說文》。徐灝曰:“鑑,古祇作堅,從皿以盛水也。其後範銅爲之,而用以照形者,亦謂之鑑,聲轉爲鏡。” 鑑謂之鏡。——《廣雅》 借明於鑑以炤之。——《淮南子·主術》 我心匪鑒。——《詩·邶風·柏舟》 衛靈公有妻三人,同鑑而浴。——《莊子》 春始治鑑。——《周禮》 又如:鑑諸(古代承露取水的器具);鑑燧(方諸和陽燧) (3) 中國古代用青銅製成的鏡子 [ancient bronze mirror]。 如:龜鑑;鑑臺(鏡臺);鑑明(鏡面明淨);鑑窪(凹面鏡);鑑團(凸面鏡);鑑臺(鏡臺,梳妝檯) (4) 借鑑,可以作爲警戒或引爲教訓的事 [warning] 檻外諸鑑。——[英]赫胥黎著、 嚴復譯《天演論》 又如:引以爲鑑;前車之覆,後車之鑑;鑑戒(以過去的經驗爲教訓) (5) 編年史的一種名稱 [history]。 如:《資治通鑑》;《了凡綱鑑》;鑑書(歷史;史書);通鑑;年鑑;圖鑑 詞性變化 ◎ 鑑 鑒 jiàn 〈動〉 (1) 明察,審查 [scrutinize] 谿極則不鑒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適音》 不能鑑聽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傳》 又如:鑑徹(明察);鑑達人(鑑事人。明察事理的人);鑑貌辨色(察顏觀色;看臉色行事);鑑事(明察事理) (2) 照看 [reflect]。 如:鑑人(照人);水清可鑑;鑑微(照見細微的東西) (3) 舊時書信套語,表示請對方看信 [may I draw your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]。 如:某先生臺鑒;惠鑑;鈞鑒 (4) 借鑑,鑑戒 [warn] 哀之而不鑑之。——唐· 杜牧《阿房宮賦》 常用詞組 鑑別鑑定鑑戒鑑諒鑑貌辨色鑑賞鑑往知來鑑於鑑原 鑑字的辞典解释鑑ㄐㄧㄢˋjiàn 名
鏡子。《莊子·德充符》:「鑑明則塵垢不止。」《新唐書·卷九七·魏徵傳》:「以銅為鑑,可以正衣冠。」 視察、觀照的能力。如:「知人之鑑」。 可以作為警戒、警惕的事。如:「前車之鑑」。《墨子·非命下》:「為鑑不遠,在彼殷王。」 作為證明的信物。如:「印鑑」。 姓。如明代有鑑明復。 動照。《莊子·德充符》:「人莫鑑於流水,而鑑於止水。」明·徐弘祖《徐霞客遊記·卷五·滇遊日記三》:「泉混混平吐,清洌鑑人眉宇。」 審察、視察。三國蜀·諸葛亮〈正議〉:「魏不審鑑,今次之矣。」唐·王勃〈為人與蜀域父老書〉:「鑑物於肇不於成。」 警戒、戒勉。唐·杜牧〈阿房宮賦〉:「後人哀之而不鑑之。」 康熙字典解释鑑【戌集上】【金部】 康熙筆画:22画,部外筆画:14画 《唐韻》革懺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居懺切,??音監。《說文》大盆也。 又《說文》鑑諸,可以取明水於月。《周禮·秋官·司烜氏》以鑒取明水於月。《註》鑒,鏡屬。取水者,世謂之方諸。 又《廣韻》鏡也。《左傳·莊二十一年》王以后之鞶鑑予之。《註》鑑,工暫反,鏡也。《文子·符書篇》人舉其疵則怨,鑑見其醜則自善,以鑑無心故也。 又《廣韻》照也。《左傳·昭二十八年》光可以鑑。《吳語》王盍亦鑑于人,無鑑于水。 又《廣韻》誡也。《正字通》考觀古今成敗爲法戒者,皆曰鑑。因鑑能照物取義。《唐書·張九齡傳》??宗千秋節,九齡述前興廢之原,爲書五卷,號千秋金鑑錄,以申諷諭。《宋史·司馬光傳》光編年史,名資治通鑑。 又《韻會》通作監。《書·泰誓》厥監惟不遠,在彼夏王。 又《酒誥》人無于水監,當于民監。 又鑒寐,假寐也。《齊武帝詔》永思民瘼,弗忘鑒寐。《梁武帝詔》興言夕惕,無忘鑒寐。 又《廣韻》《正韻》古銜切《集韻》居銜切《韻會》居咸切,??監平聲。義同。 又《集韻》胡暫切,音??。陶器,如甀大口,以盛冰。《正字通》冰鑑,盛冰器。上體如斗,有疏稜。鏤底如風窗,承以大盤,置食于上,設冰于盤,使寒氣通徹,以禦暑。《周禮·天官·凌人》春始治鑑。《註》鑑,如甀大口,以盛冰,置食物于中,以禦溫氣,春而始治之。《疏》漢時名爲甀,卽今之甕是也。《釋文》胡暫反。本或作監。《又》祭祀共冰鑑。 又《集韻》胡懺切。與?同。《博雅》瓽??,?也。 又《韻補》叶經??切,音見。《張衡·七辯》淑性窈窕,秀色美豔。鬒髮??髻,光可以鑑。 说文解字解释说文解字鑑【卷十四】【金部】 大盆也。一曰監諸,可以取明水於月。从金監聲。革懺切 说文解字注(鑑)大盆也。盆者、盎也。凌人。春始治鑑。注云。鑑如甀、大口。以盛冰。置食物於中。以禦温氣。春而始治之。按鄭云如甀。醢人作醢云塗置甀中。則鑑如今之甕。許云大盆。則與鄭說不符。疑許說爲是。且字从金。必以金爲之也。从金。監聲。革懺切。八部。一曰鑑諸、逗。可?取朙水於月。鑑諸當作鑑方諸也。轉寫奪字耳。周禮司烜氏。以夫遂取明火於日。以鍳取明水於月。注。夫遂、陽遂也。鍳、鏡屬。取水者、世謂之方諸。淮南書。方諸見月則津而爲水。高注。方諸謂陰燧大蛤也。孰摩令??。月盛時以向月下則水生。以銅盤受之。下水數滴。高說與許、鄭異。考工記以鑒燧之齊併言。則鑑之爲鏡可知也。鄭云鏡屬。又注考工記云。鑒亦鏡也。詩云。我心匪鑒。毛傳曰。鑒所以察形。葢鏡主於照形。鑑主於取明水。本系二物。而鏡亦可名鑒。是以經典多用鑑字、少用鏡者。鑑亦叚監爲之。是以毛詩宜鑒於殷、大學作儀監。鄭箋詩云。以殷王賢愚爲鏡。注大學云。監視殷時之事。各依文爲說而已。尙書監字多有同鑒者。 鑑字组词
圖鑑
賞鑑
鑑原
鑑於
鑑往知來
鑑賞
鑑貌辨色
鑑諒
鑑戒
鑑定
鑑別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随便看 |
国文网汉字大全提供类似新华字典和康熙字典的字典查字、字典在线查字功能,可以查询字的解释、拼音、部首、笔画、笔顺、组词以及拆字信息,还可以查询词语解释、反义词、近义词等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