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隱怎么读 隱的意思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释义 |
“隱”字共有2个读音:
[yǐn]
[yìn]
![]()
隱字部首
隱字笔顺
隱字组词
隱的词语
隱字的意思[yǐn] 1.隱蔽;隱藏。 2.掩蔽;掩護。 3.隱諱;隱瞞。 4.精深;微妙。 5.燈或火熄滅。 6.隱沒。 7.隱居。 8.指隱居的人。 9.幽靜。 10.窮。 11.憂傷;疾苦。 12.哀憐;同情。 13.審核;審度。 14.用同“穩”。安穩,穩定。 15.威重貌。 16.宏大。 17.隱秘之事;私處。 18.隱語,謎語。 19.指用隱語暗示。 20.短墻。 21.琴上之飾。 22.同“偃”。堵塞。 23.同“偃”。仰臥。 24.同“偃”。猶歇息。 25.同“殷”。盛多。 26.同“殷”。震動。 27.姓。 [yìn]1.依據;憑依。 2.筑,擊。 隱字的基本解释其它字义 ● 隱 yìn ㄧㄣˋ ◎ 均同“隐”。 英语 hide, conceal; hidden, secret 德语 heimlich, verborgen ,Yin (Eig, Fam) 法语 caché,latent 隱字的详细解释隱字的辞典解释隐ㄧㄣˇyǐn 动
藏匿。《说文解字·阜部》:「隐,蔽也。」《晋书·卷九四·隐逸传·夏统传》:「善歌舞,又能隐形匿影。」唐·李白〈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〉诗:「树杂日易隐,崖倾月难圆。」 遮瞒。如:「直言不隐」。宋·苏轼〈上神宗皇帝书〉:「一牛之失,则隐而不言,五羊之获,则指为劳绩。」 怜悯、同情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「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,则牛羊何择焉?」 详细考量。《管子·禁藏》:「是故君子上观绝理者,以自恐也。下观不及者,以自隐也。」唐·尹知章·注:「隐,度也。度己有不及之事当效之也。」 名幽微精深处。《易经·系辞上》:「探赜索隐,钩深致远。」《史记·卷一一七·司马相如传·太史公曰》:「《春秋》推见至隐,《易》本隐之以显。」 痛苦。如:「难言之隐」。《国语·周语上》:「勤恤民隐,而除其害也。」 谜语。《史记·卷一二六·滑稽传·淳于髡传》:「齐威王之时喜隐。」唐·司马贞·索隐:「喜隐,谓好隐语。」 姓。如三国时吴国有隐蕃。 形潜藏不露的、幽而不显的。如:「隐情」、「隐疾」、「隐性」。《晋书·卷七五·王湛传》:「初有隐德,人莫能知,兄弟宗族皆以为痴。」 穷困的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「政自之出久矣,隐民多取食焉。」 隐ㄧㄣˋyìn动凭据、倚靠。《礼记·檀弓下》:「既葬而封,广轮揜坎,其高可隐也。」汉·郑玄·注:「隐,据也。」 康熙字典解释隱【戌集中】【阜部】 康熙筆画:22画,部外筆画:14画 〔古文〕????《唐韻》《正韻》於謹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倚謹切,??音櫽。《爾雅·釋詁》隱,微也。《註》微謂逃藏也。《易·乾卦》龍德而隱者也。 又《禮·禮運》大道旣隱。《註》隱猶去也。 又《說文》蔽也。《玉篇》匿也。《論語》言及之而不言,謂之隱。《禮·檀弓》事親有隱而無犯。《魯語》??五而已,無有隱者,隱乃諱也。 又《廣韻》私也。《論語》吾無隱乎爾。《疏》孔子敎人無所隱惜。 又《玉篇》不見也。《易·繫辭》巽稱而隱。《註》稱揚命令,而百姓不知其由。《史記·韓安國傳》壷遂之深中隱厚。 又《禮·曲禮》不以隱疾。《註》隱疾,衣中之疾也。 又《史記·秦始皇紀》隱宮徒??者,七十餘萬人。《註》宮??,一百日隱於隂室養之,故曰隱宮。 又《史記·滑稽傳》齊威王之時喜隱。《前漢·藝文志》隱書十八篇。《註》《劉向·別錄》云:隱書者,疑其言以相問,對者以慮思之,可以無不喩。 又《禮·玉藻》隱辟而後屨。《註》隱辟,俛逡巡而退著屨也。 又《爾雅·釋言》隱,占也。《註》隱度。《疏》占者,視兆以知吉凶,必先隱度。《禮·少儀》軍旅思險,隱情以虞。《註》隱,意也,思也。《後漢·安帝紀》隱親悉心,勿取浮華。《註》皆隱審盡心,勿取浮華不實者。 又《揚子·方言》隱,定也。 又《玉篇》安也。 又痛也。《詩·邶風》如有隱憂。《傳》痛也。《禮·檀弓》拜稽顙,哀戚之至隱也。稽顙,隱之甚也。《孟子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。《又》皆有怵惕惻隱之心。《前漢·韓安國傳》此仁人之所隱也。 又《左傳·昭二十五年》隱民皆取食焉。《註》隱約窮困。 又《定三年》君以弄馬之故,隱君身。《註》隱,憂約也。《荀子·儒效篇》隱隱兮其恐人之不當也。《註》隱隱,憂戚貌。 又《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》湛湛隱隱。《註》隱隱,盛貌。 又《前漢·郊祀歌》休嘉砰隱溢四方。《註》砰隱,盛意。 又《左傳·襄二十三年》踰隱而待之。《註》隱,短牆也。 又《諡法》隱拂不成曰隱,不顯尸國曰隱,見美堅長曰隱。 又姓。《吳志》有廷尉左監隱蕃。 又《爾雅·釋草》蒡,隱葱。《註》似蘇,有毛,江東呼爲隱葱,藏以爲葅。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??於靳切,音檼。《廣韻》隈隱之貌。 又《孟子》隱几而臥。《註》隱,倚也。於靳反。 又《集韻》築也。《前漢·賈山傳》厚築其外,隱以金椎。 又《集韻》於刃切,駰去聲。《禮·檀弓》旣葬而封,廣輪揜坎,其高可隱也。《註》隱,據也。封可手據,謂高四尺所。《釋文》隱,於刃反。《集韻》俗作???隐。 说文解字解释说文解字隱【卷十四】【??部】 蔽也。从???聲。於謹切〖注〗??、??,古文。 说文解字注(隱)蔽也。艸部曰。蔽茀、小皃也。小則不可見。故隱之訓曰蔽。若孟子隱几字則當爲?。??部曰。?、有所據也。从??。?聲。於謹切。十三部。 隱字组词
難言之隱
歸隱
隱戶
駍隱
隱姓埋名
隱地
隱機
閉隱
隱愛
隱學
隱諱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随便看 |
国文网汉字大全提供类似新华字典和康熙字典的字典查字、字典在线查字功能,可以查询字的解释、拼音、部首、笔画、笔顺、组词以及拆字信息,还可以查询词语解释、反义词、近义词等资料。